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2019年三伏天详细时间表,三伏天为什么是一年中最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再有几天的时间三伏天就要开始了,那么三伏天为什么说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呢?“三伏天”到底是哪一天开始啊?这是一年365天里最闷热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到中午的时候,室外连吹过的风都是“热浪”,让人难以忍受,并且在这段期间出行,或者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很容易中暑。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2019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啊,想想就觉得有点绝望)。
“三伏天”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在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开始,一直到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结束。
中伏是最热的,也是最难忍受的一段时间,从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开始一直到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是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到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结束。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我国传统历法规定,“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则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史志成解释说。
具体到今年的“三伏天”来说,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共计40天。
再有几天的时间三伏天就要开始了,那么三伏天为什么说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呢?“三伏天”到底是哪一天开始啊?这是一年365天里最闷热的一段时间,尤其是到中午的时候,室外连吹过的风都是“热浪”,让人难以忍受,并且在这段期间出行,或者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很容易中暑。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2019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啊,想想就觉得有点绝望)。
“三伏天”分别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在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开始,一直到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结束。
中伏是最热的,也是最难忍受的一段时间,从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开始一直到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是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到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结束。
最热原因: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