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 >

新标题建议:美国对华战略转变:“脱钩”变身“去风险”,关键细节揭示

2023-06-02 14:04:29 编辑:屠仁梦 来源:
导读 最近一段时间,去风险成为西方政客谈论对华政策的新热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先提出了对华去风险的概念,而美国政府也频繁使用这一论...

最近一段时间,“去风险”成为西方政客谈论对华政策的新热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先提出了对华“去风险”的概念,而美国政府也频繁使用这一论调。这一转变引发人们的关注,究竟为何“去风险”突然火了?

从之前的“脱钩”到现在的“去风险”,美国对华政策的措辞发生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背后隐藏着三个细节不容忽视。

首先,从措辞上看,“脱钩”显得过于强硬,而“去风险”稍显温和。然而,美国的目的并未改变,仍然是纠集盟友对付中国。美国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推动部分领域对华“脱钩”,但这种脱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盟友特别是欧盟的合作。由于欧盟不愿意完全追随美国的步伐,不愿对华脱钩,因此当欧洲领导人提出“去风险”时,美国积极接受并采用这个表述,以此来实现与盟友的统一立场。

其次,虽然使用了“去风险”这个词,但美国对华政策的本质并未改变。美国试图通过将供给冲击和产业链供应链冲击归咎为“风险”,来团结盟友对付中国。美国搭建各种“小圈子”,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试图构建与中国平行的产业链供应链。然而,这实际上以美国利益为核心,要求其他国家服从美国利益,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尽管美国希望联合其他国家对付中国,但这样的企图是无法实现的。

第三,美国的做法已经引起多国不满。例如,奥地利一份智库研究报告估算,如果对华脱钩,德国一年的GDP将下降2%,相当于损失600亿欧元。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中双方应共同努力,避免掉入“脱钩断链”的陷阱。

此外,美国政府鼓动企业与中国“脱钩”“去风险化”的呼声与美国企业家的实际行动产生了矛盾。在中美关系面临困难时刻,苹果、摩根大通、通用汽车等美国大企业的高管纷纷访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更是强调中美利益交融。这些实际行动打脸了美国政府对“去风险”的宣传。

事实上,中国并非带来风险,而是机遇。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发动机和增长源。中国的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8.6%,其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和贡献超过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六国的总和。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市场,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同时也是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倡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文件,推动上万亿美元的投资。中国是机遇而非风险,是未来而非过往,是增长源而非危险源。

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以及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而这些风险恰恰来自美国,美国的做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贴近中国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无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抑或未来可能出现的新话术,世界对中国的发展机遇充满着不同的观点。不管如何,试图包围和孤立中国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干涸的境地。风险与机遇,世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