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快讯 >

香港导演谈看阅兵(被祖国强大深深震撼)

2022-07-17 04:21:00 编辑:邢丽晴 来源: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香港导演谈看阅兵,被祖国强大深深震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香港导演谈...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香港导演谈看阅兵,被祖国强大深深震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香港导演谈现场看阅兵:那种自豪感是最真实的红星新闻

香港导演谈看阅兵被祖国强大深深震撼

  国庆节香港放假一天,导演高志森干了两件事:在天安门观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次日一早飞回香港前,还和成龙等明星一起,专场看了内地热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和他不论聊阅兵式还是电影,都是一个独特而有意思的过程。毕竟他执导过《家有喜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经典港片、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一员,又出生于上世纪中叶的香港。对阅兵式和电影,高志森都有不同于内地同胞、也不同于香港年轻一辈的观察和感悟。

  10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高志森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电影

  故事传递了追求卓越的精神

  说是看了电影,其实没看完。“一共7个故事吧?我只看了第一个,开国大典前夜升旗那个。”为了赶飞机,电影开演仅20分钟,高志森就被助理拉出了放映厅。

  即便如此,他依然为故事落了泪。“很少有故事,能在短短20分钟让人掉眼泪。”在他看来故事传递了一种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是普世的,非常感人。”

  从电影技术角度看,高志森也赞不绝口,“故事本来是拍一个真实事件,但电影拍出来是一组人物关系,里面人物很丰富,摄影镜头也有力,剪辑节奏很快,包括音乐水平都非常高。”他甚至把它和同为真实事件改编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类比,“真人真事不好拍,但(这次)拍得很好,我一定会把它看完。”

  在他记忆中,10年前都还不是这样。那时来内地拍戏,团队里的香港人总会为工作中的问题和内地员工吵架。高志森手下一个香港年轻人,北上前甚至在社交网络发文,“我们这些地球人,明天要出发去‘火星’了。”

  无怪乎自认“地球”,当年香港电影人的拼命与创意世界罕有。高志森回想起20多岁时,一年365天有超过200个晚上,是在电影公司老板的小书房里度过,“就这么点大地方(比划),大家挤一起通宵谈剧本,早上回去睡2、3个小时,爬起来又上班。”无数经典的港片桥段和故事,就是这样拼出来的。

  如今,香港和内地电影的形势却悄然逆转:上世纪90年代,香港一年产逾300部电影,如今只剩二三十部,“年轻人娱乐方式多了,拍电影在香港放,根本收不回成本。”而内地产量则像火箭般窜到一年接近1000部。市场刺激下,专业素养迅速提升。高志森注意到如今中午只要有人加班,内地员工二话不说,直接端着盒饭来陪着一起做,“工作态度完全不一样,有新手法就吸收,成长非常快。”高志森曾想过一辈子留在香港,但现在每年超过一半时间在内地拍片。

  原标题:香港导演谈现场看阅兵:那种自豪感是最真实的红星新闻

香港导演谈看阅兵被祖国强大深深震撼

  国庆节香港放假一天,导演高志森干了两件事:在天安门观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次日一早飞回香港前,还和成龙等明星一起,专场看了内地热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和他不论聊阅兵式还是电影,都是一个独特而有意思的过程。毕竟他执导过《家有喜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经典港片、是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一员,又出生于上世纪中叶的香港。对阅兵式和电影,高志森都有不同于内地同胞、也不同于香港年轻一辈的观察和感悟。

  10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高志森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观看《我和我的祖国》电影

  故事传递了追求卓越的精神

  说是看了电影,其实没看完。“一共7个故事吧?我只看了第一个,开国大典前夜升旗那个。”为了赶飞机,电影开演仅20分钟,高志森就被助理拉出了放映厅。

  即便如此,他依然为故事落了泪。“很少有故事,能在短短20分钟让人掉眼泪。”在他看来故事传递了一种精神,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是普世的,非常感人。”

  前不久,他又和当年说“火星”的那位年轻人聊起内地,年轻人想了想,“现在香港是‘火星’,内地才是地球。”

  观国庆阅兵式

  被大国“气势”震撼

  2000年前后高志森开始来内地拍戏,变化真的太惊人,“尤其我们中国人又不挑起战争,发展都是苦干来的。”

  这也是他观看阅兵式最深的感受。排成方阵的洲际战略核导弹车、编队从空中划过的新一代战机……亲眼看到中国人自己的先进军事装备从眼前缓缓驶过,高志森说那种自豪感是最真实的,“就真的感觉终于等到这一天,这个感觉非常非常好。”

  让他震撼的,还有大国“气势”。在香港,一个演出有1000个观众就足以让人兴奋。但坐在阅兵式现场,看着上万人从面前经过,“那时你才会感受到什么叫做‘大’,什么叫做‘国’。”

  在高志森出生的上世纪50年代,香港历史课只教到清朝为止。在他看来,去内地、去看人们的奋斗,是最好的国民教育。身边很多朋友都因此转变了观念,“这种改观还是蛮大的。”

  他建议香港年轻人走出去、到内地去,“不应该把自己困在10个地铁站的范围内,人生不应该是这样。香港一些媒体报道戴了有色眼镜,年轻人就一味吸收。对国家的概念,应该是用我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验,不是靠听靠说的。”

  除了宏大叙事,一个细节也让高志森念念不忘——阅兵式上不论巡游人群还是现场观众,所有人脸上都像过节一样,满是喜悦,“过去几个月香港人都很苦闷,突然看到几万人都很开心、很有精神,会觉得那个样子很美。”

  他特别拍了一段发在社交网络上,点赞的香港网友不少。他说,这让他觉着欣慰。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