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快讯 >

学生质疑羿射九日(官方承认不足下个版本将修改)

2022-07-13 18:45:00 编辑:杜凤天 来源: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学生质疑羿射九日,官方承认不足下个版本将修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小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学生质疑羿射九日,官方承认不足下个版本将修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标题: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人教社回应将修改教材

  四海网讯 8岁的福州男孩小冯提了个问题: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说“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是怎么蹚的?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 对此回应,称孩子敢于质疑,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出版社表示,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相关报道:

  6月14日,针对8岁男孩就语文课本里《羿射九日》进行发问一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回应称,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根据海峡都市报报道,快要期末考试了,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点赞。

  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在官方微博中针对小冯的提问发文回应。回应中,人教社肯定了小冯的质疑:“这个孩子敢于质疑,能够边读边思考,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人教社解释,《羿射九日》是我国经典的神话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篇课文是参考《神话故事新编》(编著者袁珂,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以及《中国大典·夏商周》(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等书籍中关于“羿射九日”的片段进行改写的,旨在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神话的魅力。神话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会有很多夸张的描述。比如,“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是为了突出十个太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羿“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九十九条大河”,也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他的神力。

  人教社承认,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人教社称,感谢大家对统编教材的关心,会认真对待每一条建议,不断使教科书更加完善,欢迎通过人教社“中小学教材意见反馈平台”和反馈邮箱(jcfk@pep.com.cn)联系。

  同日,知名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开告诉澎湃新闻,华夏上古神话,一直缺乏系统的整理和书写,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对中国神话有精深的研究,他注译的《山海经》、整理的《中国神话故事》、《中国神话史》、《中国神话词典》等,都是重要作品。 叶开说,要梳理这条神话线索,需要专家好好地再度思考和书写。他认为,在小学教材中,运用陈旧的道德伦理,以“人定胜天”观念来新写神话故事,又不太懂其中的前后关联,只顾着煽情,出现错误就在所难免。

  原标题:小学生质疑羿射九日?人教社回应将修改教材

  四海网讯 8岁的福州男孩小冯提了个问题: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说“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羿是怎么蹚的?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微博 对此回应,称孩子敢于质疑,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出版社表示,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相关报道:

  6月14日,针对8岁男孩就语文课本里《羿射九日》进行发问一事,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回应称,联系上下文,“蹚”字的确用得不恰当。教材编写组正在认真研究,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下个版本的教材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根据海峡都市报报道,快要期末考试了,一位8岁男孩小冯就语文课本里的《羿射九日》发问引发网友热议。课文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羿怎么蹚过大河?小冯的思考引发不少家长和网友的点赞。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