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市场的市场现状是什么样的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目前,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中有四种应用场景:
2、电池管理和维护
3、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
4、车辆电气分离-动力交换模式
5、车辆服务-充电模式
6、本报告将分为四个应用场景进行逐一分析和解答。
7、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市场的市场现状是什么样的?怎么样
8、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新能源车的体验不如燃油车和动力电池,存在衰减担忧和安全隐患。
9、对于OEM和电池厂来说,技术的不断迭代直接导致上一代车型明显贬值。
10、对于维修站来说,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
11、01电池管理和维护
12、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而BMS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承担着动力电池的数据采集、状态估计、安全保护、能量管理、继电器控制和信息控制等功能,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动力性,提高整车质量。
13、//市场规模
14、BMS作为动力电池管理者,在电池产业链中占有较高的价值点。它不仅作为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组件用于性能保障,还结合大数据平台用于电池生命周期管理、寿命评估、故障预警和残值评估。
15、所以在技术和人才上有一定的壁垒。
16、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
17、//竞争格局
18、目前,以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为首的电池厂自营BMS占据了50%的市场。
19、专业第三方BMS行业市场虽然处于早期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随着政府扶持政策和市场容量的逐步释放,第三方BMS凭借技术研发经验优势,加剧了市场份额竞争。
20、“BMS Pack”可以为OEM提供定制化的电池组服务,因此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于其独特的成本优势,原始设备制造商实现了内部消化,抢占了部分市场。
21、//发展趋势
22、将发布BMS标准,帮助BMS产品实现通用化、集成化。
23、技术上,SOC检测精度将进一步提高,减少功耗,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24、BMS也在朝着分布式模块、互联、提高可靠性和降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25、结合大数据平台、车联网和云智能算法,实现电池后市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检测和维护。
26、针对产品趋势,BMS未来不仅会对技术进行提升,还会对运营数据和车辆参数进行有效的互联和统一。
27、//目标分析
28、友丹科技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在硬件上提供电池管理系统,更是在软件上提供电池管理服务。它利用AI和ML赋能数据平台管理云端BMS校正、安全预警、实时监控和分析电池状态变化趋势。
29、合作伙伴包括电池制造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TIer One等。
30、宏基科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残值评估和车联网大数据分析。
31、整合主机厂和维修站的资源,搭建了线上线下细化的智能联网服务平台,既利用BMS管理电池寿命周期,又依托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动力电池性能残值评估模型。
32、绝云科技,其核心产品是用于电池管理评估和预测的云智能算法,可为动力电池提供全面的管理、保护和故障预测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并生成可视化图表,以便及时反馈。
33、在数据积累和算法精度校准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34、合作伙伴包括原始设备制造商、电池制造商等。
35、02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
36、退役动力电池的分步利用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促进新能源的消耗,缓解目前大量退役电池带来的回收压力,降低电动汽车的工业成本
37、单体电池梯次利用,20%-60%,重组串并联,用于家用储能、照明。
38、当低于20%,无可用场景,原材料回收利用,提炼有效金属元素。
//市场规模
2020年退役锂电池约20万吨,预计2025年超70万吨,如果梯次利用,市场规模超200亿,对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十分有利。
41、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流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从电池厂、主机厂、4S店以及消费者手中回收退役的动力电池,然后在自动拆解线上将电池包拆解下来,得到电池模块,再对电池模块进行分拣,将可用容量大且利用价值高的模块进行重组,再加入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外壳等,得到新的电池包。
//竞争格局
针对企业端,分为电池生产厂商去自建回收体系,比如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航锂电。
44、也有第三方专业回收拆解利用的企业,比如格林美、赛德美等。
技术端来说,梯次利用涉猎技术繁杂,专业壁垒高,分为能否用、怎么用、值得用、停止用四大核心架构,技术研究院已经与海外高校及电池企业展开了研发合作。
//发展趋势
但由于梯次利用实现需要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评估方案设计、研发评估设备等关键技术支撑,至今全球范围内仍未有成熟案例。
48、且退役电池安全性及性能差异大,信息不完整,增加判断难度。
49、除此之外,产业链还未行程有效联动,电池仍是非标准化生产,退役电池拆解安全法规未健全。
50、这些挑战同样也是机遇,都将成就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标的分析
赛德美,国内“物理法”回收技术(物理拆解+材料修复)的先行者,拥有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回收基地和全自动精细化拆解生产线,具备技术研发、标准制订、检测服务、循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53、也和车企主机厂、电池厂建立战略合作。
云外新能源,主攻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已实现电池回收、电池拆解、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的完整循环模式,合作伙伴除了新能源厂商、电池厂商,还包含了高校研究院及电力检测中心。
豪鹏科技,主营业务为废旧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绿色再生服务。
56、构建动力电池绿色循环闭合生态圈:生产电池(豪鹏国际)-汽车制造(北汽新能源)- 电池回收利用(赣州豪鹏)-电池原材料制造(厦门钨业)-电池生产(豪鹏国际),技术优势为废旧电池金属提纯。
03 车电分离—换电模式
主流换电形式有3种,底盘换电、分箱换电、侧方换电。
59、底盘换电时长短,安全、密闭及隐蔽性好,可全自动换电,但成本高且标准化难实现。
60、分箱换电隐蔽性和密闭性较差,安全风险高,但成本低,标准化易实现。
61、侧方换电,比底盘换电从隐蔽性、密闭性上都有提升,但成本高且难标准化。
//市场规模
政策上,规划鼓励“车电分离”模式,加快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
64、未来换电站作为高频刚需,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加油站,预计到2030年市场增量空间为800亿元。
65、换电模式优势很明显,解决电池回收难痛点,有天然回收优势;能取代经销网点,收集电池数量增长后能形成规模效应;缩短能源补给时间,大幅度提高效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消除续航里程短板;结合梯次利用构成“充电-换电-储电”闭环价值链。
//竞争格局
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是以底盘换电为主,北汽占有率40%,主要ToB市场,蔚来占有率18%,针对ToC市场。
68、而分箱换电和侧方换电主要应用于ToB端,由于分箱换电标准化易实现,占据了30%市场份额,头部企业有伯坦和力帆。
69、侧方换电由于安全性最高,所以像时空电动也占据了10%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
由于换电站为重资产,成本及运营费用高(蔚来单个换电站成本投入约200万元),投资成本及收益难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72、另外,电池规格和接口难以统一,电池性能寿命,及安全责任问题难界定,同时,可覆盖的车型和用户群体有限。
73、未来的发展趋势,运营车辆(出行服务、物流车)先行推广应用,利用地区优势,产业协同,分类推动换电模式发展。
//标的分析
底盘换电代表项目是奥动新能源(北汽占股30%)核心产品就是换电站,截至目前,已投建300家换电站,换电实现全自动,时间仅需3min。
76、2020年11月刚发布新产品,可将换点时间缩短到20s。
分箱换电代表项目是伯坦科技,2021年已被展鹏科技收购。
78、除了换电站硬件产品以外,还提供云数据控制系统,保障换点网络的功能运营。
侧方换电代表项目是时空电动。
80、2017年上线的蓝色大道,聚焦高频出行场景,利用司机服务体系(DSS),服务网约车司机全生命周期, 打造“运营车+换电站”的商业模式,推动电动汽车换电规模化落地应用。
04 整车服务—充电模式
按照“新基建”的规划,2020年将计划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到2025年建设超过3.6万个充换电站,全国车桩比将达到1比1。
83、预计到2025年,建设超过3.6万个充换电站,公共充电桩市场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6亿元。
// 市场规模
目前行业的运营模式分为四大类,一是运营商主导,重资产,以收取服务费和广告等其他增值服务为收入来源;二是车企主导,打造闭环生态链,延伸后市场服务价值链,为后市场提供增量;三是第三方平台主导,B端服务充电桩管理,C端服务跨平台充电桩整合,打造一站式充电服务;四是合伙模式,政府与电网or充电运营商合作,盘活上下游产业资源。
86、目前充电桩运营商的保有量头部集中,特来电、星星充电、电网占比合计约70%。
//发展趋势
充电模式中充电桩,由于前期投建不合理,重建设轻运营,布局不合理,导致发展不均衡,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车桩不匹配或充电桩损坏问题难以解决。
89、未来的发展趋势,车企和运营商协同,把充电桩作为售后配套服务,深度参与运营。
90、打造物理接口的互通,利用车桩数据和支付方式的互联,形成充电平台互联互通。
91、除此之外,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双向互动,削峰填谷,进行能源的合理分配。
// 标的分析
智充科技,核心产品直流和交流的充电装置,能匹配多种充电车型,同时提供“智能硬件+去中心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其匹配合理的功率充电。
云快充,属于产业链中游第三方充电平台,核心产品为充电桩生产及运营,软硬件服务相结合,基于全场景数据,提供全流程的运维保障。
电享,充电服务只是它核心业务之一,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供充电运营平台的解决方案。
96、相较于云快充,适用性、通用性和拓展性更强,且算法更加丰富。
97、合作的客户也包含OEM和车企、电网企业等。
//总结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后市场应用场景,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2020年11月,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101、毫无疑问,电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动力电池作为电动化最核心的零部件,随着电池厂商、各家主机厂、车企以及政策的推动,动力电池在车辆后市场的应用场景,仍有巨大市场空间。
102、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