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蓄电池内阻测试方法有哪些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内阻测试方法
2、[DC内部电阻测试方法]
3、DC内阻法是一种通过将电池按一定电流放电,测量电池两端的电压降来测量电池内阻的方法。
4、其中,最常用的便携式指针式内阻测量仪是最简单的方法,将一个功率电阻放电,看电池的压降范围来表征电池的内阻。
5、另一种更能表征电池实际放电特性的内阻是测试电池稳定放电时的动态DC内阻,这是我公司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的方法。
6、[交流内阻测试方法]
7、交流内阻法是一种测量电池对一定频率的交流信号的电压反馈,从而测量电池内阻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可以在多个频点进行测试,并结合对回波相位差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反馈电池的内部状态。
8、测试所有电池内阻的目的是找出故障电池。那么,测试内阻找出故障电池的可行性,必须建立在被测内阻与电池故障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的基础上,下面单独分析。
9、[DC内阻和电池故障之间的相关性]
10、电化学理论中有一个兰斯三定律,其中之一就是电池的极限放电容量代表了电池的实际容量。
11、这个极限放电容量值实际上就是电池的短路放电容量。通过电极反应动力学分析,它是储存在电池双电层电容器中的电荷。当电池刚开始放电时,在电池内部带电离子扩散形成的内部电流循环尚未建立之前,仅通过放电存储在电池双电层电容器中的电荷建立的外部电路电流循环的参数值。这个极限值反映了电池双电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对应于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积)和电池中除电解质离子扩散外的DC电阻值。这个限值基本反映了除部分故障因素(如电池初始失水、电解液分层等)外的所有其他故障因素。)影响电池同时建立内外电路电流循环和稳定放电。因此,业界普遍认为反映电池极限放电容量的DC内阻与电池失效有关。
12、上述DC内阻是电池短路放电时的极限参数,与便携式指针式仪表检测到的电池DC内阻(或部分电池短时间轮流小电流放电模式)有较大差异。一是指针式仪表测试时人为引入的电阻远大于电池的DC内阻,引入的电阻变化很小(比如指针式仪表的端子与电池电极的接触电阻是变化的值),足以掩盖电池内阻值;其次,由于空间和散热条件的限制,电池通过指针式仪表放电的电流和时间受到控制,远远达不到短路极限值的要求,也不符合兰斯定律,其与电池失效的相关性远低于短路放电极限值下的70%。
13、此外,对于大容量电池,电池双电层电容存储的电荷是以法拉为单位测量的,这种方法放电的电量只能达到双电层电容存储电量的几分之一,这就是指针式仪表测试的电池内阻非常一致,但无法有效检测出故障电池的原因, 除非电池完全坏死(完全坏死是指电池刚从浮充满充的状态开始放电时,这个电池的电压明显低于其他电池,不属于落后电池。 )结果,电荷储存在它的ele
14、消除引入电阻影响的一种灵活方法是,每个单体电池分别对固定负载模块进行大电流放电,观察被测DC内阻的长期变化。这种方法已经被的Alber和国内的一些企业使用了很长时间。缺点是设备体积庞大,布线复杂。目前已经逐渐被放弃,转向我们目前使用的分布式小模块的监控模式。
15、为了提高电池故障检测的关联度,不仅要检测电池的内阻,还要分析电池的电极反应过程。把系统本身的负载作为小于10%的浅放电过程就足够了,这也解决了放电所需的负载和负载的散热问题。这样,通过整合电池浅放电中的动态DC内阻和电极反应过程中的动态参数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方法与电池故障的关联度。
16、[交流内阻和电池故障之间的相关性]
17、电池内阻等效电路图
18、这里,L、R、C和Z分别是电感、电阻、电容和阻抗。这是一个复杂的电路分析问题。我在这里只想指出,任何使用交流内阻法测试电池故障的设备,如果只给出一个真实的内阻值,那么这个
19、这里,不是说交流内阻的测试方法无效,恰恰相反,下面会讲到交流内阻的测试方法怎么用才能真正可行。
审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