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互联网 >

30%的远程员工承认他们的在线账户在工作设备上被泄露了

2020-06-05 15:24:09 编辑: 来源:
导读 对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在家工作的转变过程并不顺利,因为他们要适应将工作场所的政策转变为在家工作的隐私。网络安全公司OneLogin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人们使用工作设备的目的远不止工作,即使他们的账户或密码已经被泄露。 公司的《2020年远程工作状态调查报告》对全球5000名自爆发以来开始远程工作的员工进行了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0%的公司设备被攻破,只有1

对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在家工作的转变过程并不顺利,因为他们要适应将工作场所的政策转变为在家工作的隐私。网络安全公司OneLogin的一份新报告显示,人们使用工作设备的目的远不止工作,即使他们的账户或密码已经被泄露。

公司的《2020年远程工作状态调查报告》对全球5000名自爆发以来开始远程工作的员工进行了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30%的公司设备被攻破,只有10%的人后来修改了密码。根据这项调查,全球有一半的组织没有制定关于远程工作的网络安全指导方针,美国远程员工使用工作设备访问成人娱乐网站的次数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

一半的英国受访者没有改变家里的无线密码在过去的两年里,总的来说,这一比例为36%,25%的人从未改变密码,密码45%的美国工人已经给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孩子或配偶,而在英国为13%,法国为9%。

“在家办公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OneLogin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布拉德·布鲁克斯说。

“随着个人世界和公司世界之间的界限继续模糊,组织采用技术和政策,使员工尽可能简单地保持系统安全至关重要。”


许多国家的员工都在努力解决将工作设备与个人设备分离的问题,而美国人在这方面遇到的麻烦尤为严重。除了近一半的受访者在家里与别人分享他们的工作设备外,36%的受访者通过个人笔记本电脑或设备访问工作应用程序。

美国的受访者还分享了他们开始远程工作后做的其他事情。超过20%的美国受访者曾在公共Wi-Fi网络上工作过,33%的受访者曾在未经管理层或IT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下载过个人应用程序。

只有16%的美国受访者没有做过这些事情。

英国、法国、德国和爱尔兰的数字则大不相同。在英国,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按照建议的方式使用过工作设备,而在德国和爱尔兰,分别有55%和5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按照上述方式使用过工作设备。法国受访者在使用办公设备方面与美国比较接近,但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下载过未经批准的应用程序。

在使用工作设备访问网站方面,美国受访者非常自由,50%的人说他们使用流媒体服务,62%的人说他们使用YouTube。近四成受访者使用工作电脑浏览网上/游戏网站

法国和爱尔兰的受访者处于中间位置,超过35%的人说他们使用某种流媒体服务或YouTube。

报告指出,在爆发前,只有3.6%的美国员工在家办公,但盖洛普(Gallup)今年4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逾62%的员工说他们现在在家办公。企业努力帮助员工管理过渡期,但调查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近40%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上个月更新了Wi-Fi密码,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六个月内更新了密码。只有7%的人说他们从未更改过Wi-Fi密码。

该报告甚至对美国地区进行了细分,发现西海岸的受访者通常比其他地区的受访者更擅长使用Wi-Fi密码。

在Wi-Fi密码政策方面,欧洲的受访者较少,36%的英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修改过Wi-Fi密码,只有19%的人在上个月更新过。德国和爱尔兰的数据也差不多。

除了糟糕的Wi-Fi密码设置,远程员工还容易产生一些坏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让你的公司遭到破坏。糟糕的远程工作卫生包括在公共Wi-Fi上工作,与孩子或配偶共享工作电脑,从非工作设备访问工作应用程序,以及下载未经批准的应用程序。所有这些坏习惯都增加了数据暴露的风险。

该报告还补充说,很多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的雇主正在利用多因素认证(MFA)。在美国,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有MFA解决方案,这一比例高于其他国家的受访者。

超过50%的爱尔兰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实施了MFA,其次是德国(49%)、法国(48%)和英国(33%)。在德国,近40%的受访者不确定。

尽管使用了MFA,美国受访者更有可能报告他们受到了网络入侵的影响。只有33%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违约,而77%的法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违约,其次是73%的英国受访者、73%的德国受访者和63%的爱尔兰受访者。

但是,更令人不安的是,62%的人说他们受到了黑客攻击,而24%的人没有修改密码。因此,24%的人基本上忽略了发生了入侵的事实,仍然继续使用相同的凭证。相当可怕,”报告称。

“尽管美国受访者最可能为实施多因素认证的雇主工作,但他们也最可能从工作电脑上获取个人信息,并最终最有可能报告遭到黑客入侵。”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