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2018年,国内SUV市场遇冷,作为品牌担当的中型轿车,销量表现就更是一个品牌势头强弱的风向标。今天天涯君就带大家回忆一下去年中型车市场的进展趋势。
天涯君统计的16款主流品牌中型车,可以根据销量表现分为四个阵营,每个阵营刚好都是四款车,它们的销量差距能达到数倍、甚至数十倍。同为中型轿车,命运却有天壤之别,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第一阵营:月均销量稳定万台以上
代表车型;迈腾、帕萨特、雅阁、凯美瑞
中型车市场去年月均销量在1万台以上的有5款车型,分别为一汽大众迈腾、上汽大众帕萨特、广汽本田雅阁、广汽丰田凯美瑞和上汽通用雪佛兰迈锐宝。
不过迈锐宝虽然月均销量牵强破万,但它却是由迈锐宝和迈锐宝XL这两代产品共同完成的,所以市场终端优惠非常大,并不能被列入第一阵营。
迈腾与帕萨特的一哥之争
第一阵营的四款车型,月均销量都达到了1.3万台以上,迈腾更是经常会突破2万台的大关,让其它车型望尘莫及,特殊是之前向来被视为迈腾死对头的帕萨特,如今已经很难和迈腾齐头并进。
迈腾甩开帕萨特,是从2016年4月份换代开始的,当年迈腾用上了大众集团的MQB平台,而帕萨特的换代,却依旧基于老平台,设计、用料和一些电子类配置,相较新迈腾已经有了最少半代的差距。
帕萨特在两个月之前,终于实现了真正的换代,用上了迈腾同款的MQB平台,且采纳了比迈腾更新的内饰布局,两款车经过多年的较量,终于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帕萨特甚至有着一定的后发优势。所以,2019年中型车的一哥之争谁将胜出,现在就真的很难讲了。
雅阁vs凯美瑞:涡轮路线强压自吸半头
新一代凯美瑞在2017年11月上市后,雅阁紧随其后,不到半年也实现换代。日系三强里面,较量的核心向来是雅阁和凯美瑞,它们的产品定位、技术路线多年来向来有着很高的重合度,但到了这一代,雅阁与凯美瑞依旧是对手,但产品已大不相同。
混动版以下,本田大胆舍弃了之前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以高低功率版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承担了雅阁中、低价位区间的销量任务。而凯美瑞则依旧全系自吸,混动版以下分别以2.5L、2.0L版本打天下。
很明显,雅阁的这步棋,远远没有凯美瑞那么稳,特殊是在中低价位做大的转变,一旦走错就会伤到销量根基。所以两款车完成换代初期,看好凯美瑞的,比看好雅阁的要多得多。
不过,最终的裁判还是要交给市场。雅阁2018年累计斩获17.7万个订单,相比第二名的帕萨特,惟独不到3000台的差距。新凯美瑞势头同样很强,但与雅阁相比已经稍逊一筹。
雅阁与凯美瑞之争,最关键其实就是动力总成之争。在20万以下的市场,凯美瑞需要以一台2.0L自然吸气对抗雅阁的1.5T高低功率版,起码在动力上,凯美瑞略逊一筹,而且雅阁的1.5T+CVT在油耗方面也非常出色,几乎无懈可击。
而在20万元以上的市场,这一代雅阁锐·混动彻底压制住了丰田的凯美瑞双擎,正是这套混动系统,让丰田都不得不承认输给了本田。
值得一提的是,雅阁锐·混动和凯美瑞双擎,各自都占着比较高的价位区间,却是当今中型轿车市场上极少没有优惠的车型。即便是品牌强势如大众,终端市场也早已放出了3万元左右的优惠。
如果未来雅阁与凯美瑞在终端放出更多优惠,能否对南北大众的中型车地位造成威胁呢?值得期待。
第二阵营:月均5千台以上,滋润小康
代表车型:迈锐宝/迈锐宝XL、天籁、君威、君越
第二阵营的中型车,每个月的销量间或 会突破1万,但大部分月份都在5千-1万台之间徘徊,处于这一阵营的车型,一般在终端市场都有着比较可观的优惠幅度。但受限于产品力或品牌力,哪怕是给到三四万甚至更高的让价,销量也很难媲美迈腾、雅阁这些第一阵营的中型车。
迈锐宝/迈锐宝XL:“XX三宝”最后的尊严
曾被“誉为”屌丝三宝的三款车,依旧在市场上有存在感的,只剩下了迈锐宝系列。雪佛兰在三年前推出全新迈锐宝时,把真正的换代车型改名为迈锐宝XL,上一代则改了下前脸继续以“新迈锐宝”的身份销售。
雪佛兰的想法很美好:让老迈锐宝换脸继续攻打15万左右的低端市场,以此来烘托迈锐宝XL的身份,让这款车彻底摆脱屌丝三宝的称号。惋惜的是迈锐宝连15万的底线都没守住,如今主销价格已经沉到了12万,而迈锐宝XL则退到了15万左右,低配版终端价甚至降到了13万以内,与思域、昂克赛拉这些紧凑车打在了一起。
这也是为何迈锐宝系列月均销量破万,却依旧只能位列第二阵营的原因。
天籁:刚刚换代,前途未卜
老天籁的销量不用多说,终端成交价基本在15万元左右,因为产品太老,所以大幅优惠也只能换来不到1万台的月均销量。
新天籁的一大特点是引入了2.0T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动力成为同级标杆,惋惜的是2.0T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上,而20万以下主要走量的版本,依旧是老旧的2.0L+CVT的动力总成,动力反而是同级最羸弱的,这是新天籁定位比较尴尬的地方。
雅阁和凯美瑞的换代,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表现,走第三条路的天籁,是否依旧能跟得上两个老对手呢?就看今年的表现了。
君威/君越:发力突破
过去几年别克在国内一向是以大众为目标,新车上市的定价也基本都与大众同级对手看齐,不过从2017年7月份上市的新君威开始,别克的定价开始务实了一些。这是因为担心终端市场优惠太大,对品牌价值造成损伤。
君威/君越其实都是好产品,特殊是换装了9AT变速箱之后,弥补了之前变速箱瘸腿的老问题,惋惜别克在国内品牌力还是稍逊对手,而且英朗、威朗不断放价,在低端市场侵蚀了整体的品牌价值。如今别克手里的好牌已经出得差不多了,2019年中型车能够保持现状,就已经不错了。
第三阵营:月均销量3千台以上,牵强温饱
代表车型:阿特兹、蒙迪欧、博瑞、速派
一般情况下,一款在国内生产的车,如果月均销量能够稳定在3千台,就能保持基本的盈利。这么说来的话,下面这四款车也都只能算是牵强维持在温饱线以上。
阿特兹:价格最坚挺的非畅销车
这一代阿特兹上市迄今已经四年半了,期间只进行过一些小的改款调整,但它的价格,却比很多刚刚上市一两年的新车还要坚挺。这四年多时间,虽然销量从未破万,去年月均销量也惟独不到四千台,阿特兹的终端优惠,却牢牢稳定在了1万以内。
所以,马自达在国内的销售被称为“随缘模式”,识货的人不会嫌你贵,嫌你贵的哪怕打八折可能也不会买。这种卖车方式,也成就了阿特兹销量不高,但价格不低的奇葩情况。
蒙迪欧:廉颇老矣,后继无车
这一代蒙迪欧上市,比阿特兹还要早一年。
在大洋彼岸,福特已经宣布要放弃轿车业务,这直接导致了旗舰车蒙迪欧的后继无人的窘况。从产品来讲,蒙迪欧的动力、操控依旧很出色,惋惜福特整个品牌在国内的经营都出了问题,车型的销量已经不能单纯通过产品来分析了,接下来蒙迪欧的处境只会越来越艰苦,月均销量跌破3000台是大概率事件。
博瑞/博瑞GE:自主第一中型车,活下来便是成功
博瑞刚上市那段时间,月销破5千已经着实让人兴奋了一把,成为第一款真正取得成功的自主中型车。惋惜的是,5千台成为了博瑞值得骄傲的历史,2018年虽然获得了BMA平台加持的博瑞GE,月均销量却惟独3700台。
看来中国品牌的向上之路,必须依靠领克、WEY这种改换品牌的方法,才干实现了。
速派:老老实实做好大众小弟
作为国内第一款MQB平台下的中型轿车,速派上市比一汽大众的迈腾还要早五个月,比去年10月换代的帕萨特更是早了三年。惋惜的是,更新的平台和技术,依旧无法帮助斯柯达获得大哥大众的荣耀。
月均销量3500台,好好活下来,做好大众的小弟,就是速派的本职工作。
第四阵营:活着,兴许只是为了尊严
代表车型;K5、索纳塔、C5、C6
这几款其实没什么好说,未来销量榜上能不能再看到,就凭缘分了。
总结:
过去几年,中型轿车的一线阵营基本惟独南北大众的迈腾和帕萨特,日系车在这个级别,虽然销量都比较稳定,但终端价格向来在德系面前差了一口气。如今随着三款经典车型的换代,情况有了明显的变化。
以全新雅阁为首,终端市场的议价能力提升了很多,锐·混动版的成交价更是超越了迈腾、帕萨特的主销区间,而且混动版销量占比很高。销量更是直逼帕萨特,如果帕萨特没有大幅优惠的话,2018年中型车销量亚军无疑就变成雅阁的了。
这一方面说明雅阁依靠涡轮增压技术,在中、低配区间里以动力+油耗的整体表现,反超了德系,另一方面在高价位区间,以自己独特的混动技术继续压制了对手一头。从这一代换代开始,以本田为首的日系车,在中型轿车市场的竞争力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来德系、日系之争,将更加热闹。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