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压力补偿对饱和蒸汽流量计测量结果的影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蒸汽流量计主要用于测量各种蒸汽,是测量蒸汽累计质量流量的专用仪器。对于饱和蒸汽,可以进行温度补偿或压力补偿。
2、根据测量原理,我们的流量计只能测量当前工况下流动流体的体积,但实际使用时,需要测量流动流体的质量。
3、蒸汽的密度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变化很大。所谓补偿,就是根据流体的温度和压力数据计算出流体的密度,再根据测得的流体体积计算出流体质量。
4、让我们讨论一下压力补偿对饱和蒸汽流量计测量结果的影响
5、1.压力变送器的准确度等级、测量误差及其影响
6、压力测量误差与压力变送器的精度水平和量程有关。如选用精度为0.2,量程为(0~1)MPa的压力变送器,测量0.7MPa的饱和蒸汽压力,误差限为2 kPa。
7、如果将结果用于校验蒸汽密度计进行补偿,则该误差限引起的流量补偿不确定度约为0.25% r(涡街流量计)。
8、因此,压力补偿的补偿精度高于温度补偿。
9、2.压力补偿实例分析与诊断
10、第一厂锅炉供汽压力为1.0MPa,通过稳压阀在蒸汽总入口装置减压。
11、用于计量进入装置的蒸汽的涡街流量计安装在减压阀后。
12、如果只使用温度补偿,不安装压力变送器,则根据蒸汽温度检查饱和蒸汽密度计,得到蒸汽密度。
13、对于表压为0.4MPa的饱和蒸汽,其温度应为140,但实际温度已达160。此时对应的饱和蒸汽密度1=3.260kg/m3,而160和0.4MPa的实测值更倾向于过热。此时过热蒸汽密度2=2.067kg/m3,因此流量计算误差为57.72%。
14、如果采用压力补偿,按0.4MPa的信号查饱和蒸汽表,对应的密度为3=2.185kg/m3,则补偿误差为5.70%。
15、结论:对于饱和蒸汽,加入压力补偿与单一温度补偿相比,可以大大减小蒸汽相变带来的误差,从而减小测量误差。此外,还需要及时调整和分析蒸汽的状态,以避免相变,实现准确测量。
16、3.压力测量中的问题分析
17、在饱和蒸汽压力的测量中,由于压力管道中经常产生冷凝水,由于冷凝水的重力作用,压力变送器测得的压力与蒸汽压力会有一定的差异。
18、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修正因取压不准确而造成的蒸汽计量误差。
19、3.1压力管道中液柱高度对压力测量的影响
20、在压力变送器的出厂现场,为了维修方便,压力变送器的安装位置往往与取压点不在同一高度,这样压力管道内的冷凝水会影响压力测量。
21、p2=p1 gh .
22、P1是蒸汽压力;P2是变送器压力入口处的实际压力;h为取压点与变送器之间的液体高度差,m;g是重力加速度,m/S2;为冷凝水的平均密度,kg/m3。
23、变送器取压点以下:如果取压管内充满冷凝水,则变送器的指示值高于gh,当高差为h=6m时,G为9.80m/s2,为998.2kg/m3(假设液体温度为20),对变送器的影响值为G h=58.7kpa。
24、变送器取压点以上:如果取压管完全放空,取压管充满冷凝水,则变送器指示值较低,同理,g h=-58.7kpa。
25、很难确定压力管道中冷凝液的高度:也很难确定变送器输出有多低,因此不适合使用。
26、3.2测量误差对流量指示的影响
27、在流体的普通压力等于0.7MPa饱和蒸汽的情况下,压力测量高58.7kPa,对涡街流量计会引入6.95%R的误差。
28、钍
29、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变送器的量程为(0~1.0)MPa,零点移到-58.7kPa后,量程将变为-58.7~1058.7kPa。
30、在现场操作中,用手持终端将测量范围设置为58.7~1058.7kPa。
31、对于非智能变送器,在变送器压力输入口对大气开放的情况下,输出将迁移至3.0608mA。
32、这种方法需要迁移变送器的零点,相应修改设计文件和设备卡片,程序繁琐。
33、此外,如果迁移量大,这对于大多数压力变送器来说是无法实现的。
34、(b)二次仪表校验:二次仪表包括普通流量二次仪表、DCS、PLC、智能调节器等。但校准方法相同。
35、以FC6000智能流量计算器为例,要纠正上述情况,需要将菜单的第23项(测量起点)写成-58.7kPa(或-0.0587MPa),第24项(测量满度)写成941.3kPa(或0.9413MPa),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
36、支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