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精选 >

探班苏州小囡的“暑托”生活(| 传承人来带班 展现非遗之美)

2022-05-19 15:21:01 编辑:杜岩晴 来源: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探班苏州小囡的“暑托”生活,| 传承人来带班 展现非遗之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探班苏州小囡的“暑托”生活,| 传承人来带班 展现非遗之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新闻代言人”:周何雅琦(张家港市白鹿小学学生)

2、  目的地: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3、  主题:暑托班上演“指尖传承” 非遗“小匠人”玩转创作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4、  “新闻代言人”周何雅琦,是张家港市白鹿小学的一名学生,也是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家门口的暑托班”里的一份子。昨天(7月23日)上午,她和往常一样,跟随就近上班的妈妈早早来到暑托班,开始了一天的“托管”生活。

5、  对于周何雅琦来说,在这里的时光,比每天在家做作业、转悠、躺平要有趣而充实得多。跳完欢快的啦啦操、做好考验耐心的航模飞机,周何雅琦和其他20多个来自各个学校、不同年龄的小伙伴们兴致满满地等来了暑托班的首堂非遗体验课程——麦秆画的制作。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鲜文化。

6、  “有多少人知道,它除了从前生火做饭、充当饲料外还能作画?麦秆画和剪纸、布贴一样,都是一种剪贴艺术。经过刨、刮、染、剪、贴、熨烫等十几道工序后,它仍留有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能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制作成的艺术品精致漂亮,它可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班的志愿者老师李正楚正在专心为孩子们介绍如何制作麦秆画。

7、  在李老师的手把手引导下,大伙儿变身非遗“小匠人”,一根根不起眼的麦秆精细打磨、重新组合,在一双双巧手下变成了充满童趣的小画作,不少孩子还要互相比一比,谁做得更巧妙。周何雅琦拿着亲手完成的麦秆画作品高兴地说,以前学校里也给我们上过关于麦秆画的课,但这次听讲和亲手制作体验完全不一样,让她记忆深刻。“咱们也是懂点手艺的人啦!”她笑着打趣道。

8、  说起李正楚,许多人并不陌生,他是麦秆画张家港非遗传承人,与麦秆画结缘已经30余年。他现场展示的作品中,各种动物、花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他告诉记者,麦秆画的制作精细而繁琐,但这却是他最大的消遣爱好。30多年来,他潜心创作出了千余幅佳作。

9、  缘起兴趣,忠于艺术的追求;归于责任,致力文化的传承。作为老手艺人,他一直希望这门手艺能好好传承下去。“这次咱们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暑托班邀请我当志愿者老师,我非常乐意,一口答应。因为上课的孩子年龄偏小,制作麦秆画的材料我要一件一件为他们做好‘深加工’,这个过程更麻烦,但看到大家开心地完成一件件小作品,并对麦秆画知识感兴趣,我打从心里高兴。”李正楚说道。

10、  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专职管理人员何丹丹告诉记者,除了麦秆画以外,这个假期,“暑托班”每周还会安排不同主题的非遗体验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老师来授课。“依托‘暑托班’,我们将定期组织这样的体验课程,让更多孩子有机会真正了解并喜爱非遗文化。非遗课程的志愿者老师们也非常支持并积极参与,从体验材料的挑选准备开始就花足了心思。”何丹丹说道。

11、  “暑托服务是基础,兴趣培养是手段”。以遍布全市的千余个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苏州市为“家门口的暑托班”赋予了更多主题教育和兴趣培养提升的功能。记者从苏州市文明办了解到,通过广泛招募、盘活资源,目前,来自各传统特色文化专业领域的“暑托班”志愿者老师队伍正不断壮大,其中不乏大师级的文化传承者。依托这些优质资源,各地纷纷以非遗为特色,设计推出优化专属课程。缂丝、刺绣、书画、金属錾刻、剪纸等一系列主打传统文化、江南文化牌的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通往传统文化艺术的大门。(苏报融媒记者 肖辛 文/摄/视频)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