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汽车 >

插混产品成为主流自主品牌争夺的焦点

2023-03-30 16:25:23 编辑:平竹豪 来源:
导读 3月份,汽车市场最热门话题是“价格战”,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3月份,汽车市场最热门话题是“价格战”,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然而,这场消费者受益的事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车企和机构呼吁消费者不要盲目跟风,这也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如何让消费者掏钱购买汽车。

虽然部分燃油车在这次降价潮中叫嚣声浪不断,但与平常优惠幅度相比,没有太多诚意,更多的是营销手段。相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降价幅度更大,但是一些老车主仍然抨击新能源车企。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新能源车企仗着市场增长势头,以自信满满的姿态进入市场,却没能及时应对头部车企的价格策略。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价格并不算平易近人,在消费放缓之时导致竞争力不足。

参考过去5年中国车市的消费特征,10-15万元和5-10万元的市场份额占比最高。如果车企想在电动时代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快速推出“油电同价”的产品,否则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今年1-2月份的市场份额已经升至历年最高的34%,其中传统油车份额降低至67%,纯电动车份额由去年的21%降至19%,只有插混车型份额一路攀升至10%。虽然增幅不错,但总量还是偏少。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插电混动车销量142万辆,同比增长160.5%,远超纯电车的74.2%和整体新能源车市场的90%。2023年前两个月,在市场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插电混动车市场同比增长79.7%,远高于纯电车的5.6%和整体新能源车22.8%。可见,插混产品正在逐渐获得消费者青睐,而导致总量不高的原因在于该细分市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价格区间位于10-15万元的插混产品。目前这个细分市场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所以才有比亚迪一家独大的局面。其他自主品牌在这个细分市场表现低迷,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插混产品价格普遍偏高,无法形成有力的对抗效果,也难以与合资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因此,如果想要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自主品牌必须制定有竞争力的定价体系,并推出足够丰富的产品线。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看到自主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实力,从而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另外,自主品牌还需要加强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可靠性,以提升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任和认可。只有这样,自主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