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 >

自拍药可能会帮助人们服用药物

2019-05-05 11:13:58 编辑: 来源:
导读 医学上最令人沮丧的问题之一是,多达一半的患者没有正确服用药物。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是否要求患者上传他们服用药片的视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医学上最令人沮丧的问题之一是,多达一半的患者没有正确服用药物。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是否要求患者上传他们服用药片的视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一些结果很有希望,但该倡议是最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尝试,充满了对隐私,可访问性和与医生互动的担忧。

今天,The Associated P ress报道了所谓的自拍医学,即推动人们服用药物的手机应用程序。患者打开应用程序并拍摄吞咽药片的视频。然后视频转到负责监测患者的诊所的某个人。据美联社报道,这对于各个城市的结核病患者来说已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每年为休斯顿节省10万美元。(在那里,它取代了护士到病人家中看到他们正在服用药物的系统。)该干预措施被用于田纳西州诊所的阿片类药物成瘾,其他科学家正在调查它是否适用于治疗丙型肝炎

自拍药正试图解决一个重要问题。估计表明人们不会在25 %到50%的时间内完成药物治疗。其他研究表明,不服用药物(称为不依从性)可导致每年超过100,000人死亡。在修复这些行为方面有很多好事要做,还有很多钱可做,但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数据安全,尊重公民自由以及过去类似解决方案这一事实的重要性。失败了。

当然,当涉及到隐私时,有些人可能不愿意每天拍摄他们弹药的视频。但是,所有这些电子监控设备的更大问题是会损害患者隐私,例如,如果有医疗数据遭到破坏。

目前,自拍医学用于治疗结核病和肝炎,但它可以应用于任何药物,包括精神疾病和残疾的药物。去年11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一种名为Abilify MyCite的抗精神病药物。MyCite“数字药丸”有一个传感器,可以跟踪患者是否已服用,并将该信息发送给其他人。这位残疾记者David Perry 在太平洋标准中写道,可以更容易违背自己的意愿强迫人们服药,并威胁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的公民自由。佩里写道:“精神残疾人,特别是贫困人群和其他弱势群体,往往被迫在强制遵守和基本自由之间做出选择。” “MyCite让人们更容易要求人们放弃他们的隐私,以符合一些人为的正常想法。”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人每天不上传视频会发生什么。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行为改变的一切都表明,你需要外部责任和后果来制造坚持不懈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购买健身可穿戴设备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在六个月后停止使用它们。只依靠知道他们“应该”拍摄他们的自拍视频的人不会比知道我们“应该”每天锻炼更有效。很多解决方案,比如那些药丸分拣机,都认为问题在于患者想吃药,但却忘了。但是除了健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可能会阻止某些人:也许他们不信任医生,或者他们认为自己变得越来越好。也许他们不喜欢将自己视为生病,或者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未来的剂量。那么如果患者不按照说明怎么办?

“这是真实的血清时间,”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的生物伦理学家亚瑟卡普兰去年向芝加哥论坛报讲了Abilify。“医生会开始对我大喊大叫吗?我会得到一个重要的指责吗?如何处理这种互动?“除非患者正确服用,否则保险公司不会支付药费的情况也可能发生,纽约黑斯廷斯中心医学伦理学家Carolyn Neuhaus 告诉美联社。

易用性也是一个问题。许多需要药物治疗的人都是老年人,其中一些人可能对技术不满意。例如,他们可能视力不好,发现应用程序很难导航,或者难以录制视频。老年人口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商业机会,但人们常常创造老年人不会使用的解决方案。例如,今年CES的一家公司LiliSmart为痴呆症患者制作了一款手表。它振动并显示一个药丸的图片,以提醒患者服用他们的药丸。但随着老年痴呆症的恶化,患者无论如何都会忘记佩戴手表。

有一种方法已被反复证明有效:使药物更便宜。(然而,其他研究表明,制造无毒品也可能失败。)但也有一个失败的尝试来修复不依从性的坟场。对“提醒包装”研究的分析 - 就像那些每周都有几天的药丸容器 - 表明它们只能起作用。

电子方法并没有好多少。在最近发表在“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将超过1,500人(最近都有心脏病发作)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个给了特殊的电子药瓶,监测他们的药物。如果他们没有吃药并要求提供社会支持,他们的家人会得到通知。这些人甚至有资格获得金钱,如果他们服用药片,他们与监测他们的工作人员一起工作。结果?两组的用药依从性相同。他们再次住院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这些都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放弃自拍医学作为许多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我们应该记住,这是有潜在危险的,并且有许多方法可以放弃或滥用良好的监测技术。如果电子监控变得普遍,我们将需要推行更严格的法规,以保护隐私和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互动。我们应该意识到,人们不服用药物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原因都应该用技术来消除。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