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股票 >

基金的选择逻辑是什么 起底智能投顾潜在的合规风险

2019-07-29 15:45:54 编辑: 来源:亿欧
导读 当前,绝大部分智能投顾都釆取黑盒策略,即在进行资产组合推荐及调仓时,并不说明具体逻辑。国内的智能投顾兴起于2014年,最初由互联网创业

当前,绝大部分智能投顾都釆取“黑盒策略”,即在进行资产组合推荐及调仓时,并不说明具体逻辑。国内的智能投顾兴起于2014年,最初由互联网创业公司主导,通过与基金销售平台合作的模式向客户推荐基金组合。后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进入这一市场。2016年12月6日,招商银行App5.0正式上线,推出摩羯智投等金融科技创新功能,成为国内首家推出智能投顾系统的商业银行。

根据公开信息,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已经突破了百亿规模,发展势头良好。除了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智能投顾服务:浦发银行财智机器人、兴业银行兴业智投、平安银行智能投顾、江苏银行阿尔法智投、广发智投、工商银行“AI投”等相继上线。本文讨论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可能面临的合规及监管问题。

信息披露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正式落地。资管新规在第二十三条关于“智能投顾”的有关规定中强调:“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本意见有关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一般性规定,不得借助人工智能业务夸大宣传资产管理产品或者误导投资者。”,以及“充分提示智能投顾算法的固有缺陷和使用风险”,这是智能投顾首次出现在监管文件中。

“黑盒策略”

当前,绝大部分智能投顾都釆取,即在进行资产组合推荐及调仓时,并不说明具体逻辑。以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为例,仅仅从“充分披露信息”这一监管要求来看,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摩羯智投目前并没有电脑版的操作界面,手机的操作界面信息过于“简炼”,缺少具体的配置策略的介绍、风险等级区分的说明、调仓的触发因素及具体逻辑以及风险提示等内容。

另外在费用方面,海外的智能投顾一般收取管理费,如美国智能投顾巨头Wealthfront和Betterment的年管理费均为0.25%,对于较大规模的资金费用还会递减,其收费明细和标准均在网站和手机APP上明示。而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智能投顾基本上走基金组合的销售路线,不收取服务费,所涉及的费用为基金的申购及赎回费。摩羯智投目前也定位为服务而非产品,暂不收取服务费和账户管理费。但是,关于基金销售费率,摩羯智投在用户界面并没有做清晰的列示,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无论是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并提升消费者体验,还是从资管新规落地后的合规角度,摩羯智投等银行智能投顾产品都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包括资产池的入选标准、资产配置策略、调仓策略、各投资组合的历史收益曲线以及费用明细等等。

利益冲突

智能投顾作为新兴的金融业务创新,目前除了资管新规第二十三条给出了具体规定外,尚未有其他的针对性的监管规则。在目前的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中,至少有两种潜在利益冲突,需要在监管上进行约束。

(一)关于调仓频率。

智能投顾服务中的每一种投资组合(尤其是长期投资组合)的业绩表现,包括收益率和波动性(业内多以最大回撤衡量)在很大程度上与调仓策略息息相关。而每一次调仓,如果所调整仓位涉及到股票型基金,按照目前智能投顾不提供基金销售费率折扣的做法,客户将付出高达1.5%的申购费,频繁的调仓将严重影响投资组合的收益,而同时智能投顾的服务方却可赚取较多的基金销售费。所以,需要监管上尽快出台细则,对智能投顾的调仓标准及频率作出具体规定,以避免利益冲突。

(二)关于资产池的确定

目前国内金融业虽然分业经营,在具体业务上泾渭分明,但通过持股关系,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例如,成立于2002年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两者均持有招商基金的三成以上股份,而招商集团为招商基金的实际最终控制人。类似的持股关系在国内的金融机构中比较普遍。这种现象给商业银行的智能投顾业务中资产池的构建带来了利益冲突问题。

以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为例,其资产池中的货币基金为招商现金增值货币A,但该基金2018年以来的收益率表现低于同类平均水平,在656只货币型基金中排名靠后,表现欠佳。这种情况招致媒体的诟病与质疑:摩羯智投底层基金的选择逻辑是基于算法模型还是掺杂了人工因素?此外,浦发银行财智机器人的资产池中纳入了银行理财产品,将自身发行的产品纳入智能投顾资产池,面临更加突出的利益冲突问题。而平安银行智能投顾资产池纳入了非标准化的P2P产品,让人联想到平安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陆金所。

利益冲突是投资顾问业务中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客户切身利益及金融机构的信誉。在商业银行纷纷上线智能投顾服务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尽快出台相关监管政策,解决资产池构建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