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房产 >

中国房地产行业:张晓晶力挺长期发展前景,但短期仍需克服困难

2023-03-30 19:57:57 编辑:邹奇发 来源:
导读 最近我看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教授的一段视频,主题是中国房地产。

最近我看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教授的一段视频,主题是中国房地产。在这段5分钟多的视频中,张教授批评了“房子过剩论”,阐述了中国房地产长期发展的前景,得出了中国房地产将来还有发展空间的结论。张教授的观点犀利,表达流畅,非常值得推荐。

中国房地产多年来处于舆论场的风暴中心,其中夹杂了很多社会情绪。张教授公开支持中国房地产的态度需要相当的勇气。虽然他特意声明“和房地产商没有关系”,但在严重民粹化的中国舆论风气下,这样的声明大概是没有什么“防护力”的。虽然杂音总是会有的,但我们不必过于在意。

我赞同张教授对中国房地产发展前景的长期乐观,尤其赞成对“房子过剩论”的批评。然而,我认为“长期乐观”并不是无条件地盲目乐观,长期看好的发展前景并不意味着短期、中期可以乐观。

中国房地产并不过剩,而是供求不足

张教授对“过剩论”的批评很到位,我在此补充一些观点。中国房地产的“过剩论”由来已久,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这一观点的拥护者越来越多。然而这明显违背了经济学常识,市场价格上涨正是供求关系稀缺性的体现,没有别的解释。

“越过剩越涨”只是廉价的心理安慰,是失意者找点自我安慰罢了。反正当年牛刀老师卖房式鸡汤割韭菜割出几套房的事,很多人应该还记得。

这几年,楼市明显疲软,价格下跌反映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局部地区出现供过于求,但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房子太多了”,而是购买力下降和房产投资错配复合作用的结果。

购买力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加剧,全球范围内的购买力下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面对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和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时,开始减少消费和投资。

在中国,购买力下降也已经开始显现。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或受到了收入的影响。加上房价的持续上涨,很多人的购买力已经明显下降。即使是那些有购房需求的人,也很难承受现在高昂的房价。

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购买力下降可能是一个比“过剩论”更为现实的挑战。如果人们的购买力不断下降,那么房地产市场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房地产是一种高投入、高杠杆的产业,如果购买力下降,就意味着更少的人能够购买房产,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然而,购买力下降也有可能导致市场的重新调整。当人们的购买力不足以支撑现有的房价时,市场会自动调整房价,以适应实际需求。这也可能会导致开发商的降价出售,从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