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被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来争议颇多。
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泰达汽车论坛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当众表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标准法规缺失,氢气作为能源治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此言一出,旋即引发业内激烈讨论。
与此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也在演讲中质疑大规模示范运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必要性。其认为,在长里程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微小型纯电动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之间,氢燃料电池车比较难节能减排。
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
然而,相对于纯电动汽车,拥有续航里程长、动力性能高、燃料加注时间短、环保无污染等优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一度被业界喻为“新能源汽车终极解决方案”。目前,这一解决方案在我国的产业化进展进程如何?进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哪些问题?
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
我国研究燃料电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展重点侧重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直到2014年,氢能燃料电池才陆续被《国家创新驱动进展战略纲要》《能源进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和《汽车产业中长期进展规划》等多个纲领性文件列为重点进展任务或重点创新方向。
近两年,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从2018年初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牵头,国家电网公司等多家央企参与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到今年3月氢能首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进展热潮。
目前,我国已有23个省市相继公布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进展计划。不过,基础最好的还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东省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由清华大学、北京亿华通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支撑起来的北方地区,以及以冬奥会为突破口的张家口地区。
另据不完全统计,亿华通、美锦能源、厚普股份、凯龙股份、全柴股份等上市企业,2019年在氢能领域总投资已不低于260亿元。仅2019上半年,国内关于氢能源产业园、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原材料项目等的投资规划就已突破2000亿元。
目前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已经在商用车上实现了突破,同时也在一些沿海城市与国内发达地区实现了规模性的推广应用。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产销分别为1176和1106辆,现已累计推广应用的燃料电池汽车超过3000辆,投入运行的加氢站近30座。
按照规划,我国计划在2025年推广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300个加氢站。到2030年推广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建设1000个加氢站。
存在哪些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进展转机,不但让其在商用车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同时还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规模性的推广应用。但是,仔细分析下来这一技术在进展过程中还是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关键零部件缺失以及技术成本难题。
首先,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碳布、空压机、氢喷射泵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尚不具备量产能力,需要依赖进口。在燃料电池产业起步初期,采纳进口部件组装是可行路径之一,但若长期依赖进口,自主化水平得不到提升,燃料电池产业将陷入技术空心化境界。
其次,技术与成本也是一大问题。目前仍缺乏高能效、低排放的制氢方式;且氢的安全运输、分布和储存也面临投资和能耗大的问题。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